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保护中华民族文化跋涉的珍贵财富
发布日期:2017-12-14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日,全国政协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召开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戏剧,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增进文化自信。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跋涉创造的珍贵财富,不久前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三卷本)是我国著名少数民族戏剧专家曲六乙先生凝毕生心血的戏剧扛鼎之作,为中国戏剧史提供了丰厚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以及文化价值。为此本期文化周刊专访了曲六乙先生,请他结合毕生的研究与实践,谈谈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这个话题。

 

与少数民族戏剧结缘

 

  文化周刊:曲先生您好,您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不久前出版,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我们知道,您是最早关注少数民族戏剧的学者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一书。能否谈谈您为什么在80多岁高龄还致力于编著少数民族戏剧通史?

 

  曲六乙:我从小就喜欢戏剧,汉族的京剧、昆曲我都喜欢;我是东北人,当然也喜欢评剧和二人转。我是到北京上学和到中国戏剧出版社工作后,逐渐对少数民族戏剧产生兴趣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少数民族戏剧研究,到《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的出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学习、观摩、接触、探访、比较、研究积累而成的,我的研究历程刚好见证了新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历程。

 

  我最早接触少数民族戏剧是在1959年。在国庆十周年的游行队伍中,西藏藏剧团演出的《文成公主》等片段使我印象深刻,感到它和我原来接触过的京剧、评剧、昆曲不太一样,具有一种独特的藏民族文化风采。其实早在1958年,在云南大理召开的西南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上,我就对少数民族戏剧的问题有所关注了,但1959年国庆的那次藏剧团演出,我是被它强烈吸引,从而去了解和思考少数民族戏剧。

 

  1961年,在云南昆明召开了一次少数兄弟民族戏剧的汇演(当时还未用“少数民族戏剧”这种说法),我接连看了四个剧种的不少剧目,用傣族语言演唱并载歌载舞的傣剧引起我的关注,进而坚定了想要深入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的决心。当时有一件事情我很受触动,就是云南楚雄彝剧的演出。他们连正式的演出服装都没有,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从农村到昆明,演出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依然充满热情,这使我产生怜悯之心,想更多地为少数民族戏剧做些事情。那次回到北京后,我写了不少文章。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汇演中有5个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其中由云南京剧院演出的《黛诺》使人震撼,关肃霜出演的黛诺扮相优美,唱腔清丽婉转,当时评价极高,从此我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的决心更加坚定。以上诸多原因,是我逐步从喜欢、欣赏戏剧并逐渐走上研究少数民族戏剧这条道路的原因。

 

  当时我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戏剧出版社工作。出版社知道我喜欢少数民族戏剧,凡是涉及少数民族戏剧的稿件都让我来编辑把关,所以我在很长时间里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这方面的东西。比如中央民族大学王尧教授写了一本八大藏剧故事集,就是我当的责编,通过这项工作,我比较深入地了解了藏剧的来龙去脉,知道藏剧早期剧本是说唱形式的,是和汉族京剧不同的一种流传方式等。后来,随着资料的增多,我把各方面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的文章收集起来编写了一本《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论文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少数民族戏剧的了解还较少,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我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一书,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本书,觉得有些幼稚和浅薄,但它毕竟是第一本关于少数民族戏剧内容的书,很多人通过这本书开始知道少数民族戏剧。后来我调到剧协工作,接触全国各地编演少数民族戏剧的机会就更多了。上世纪90年代,我又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傩戏的研究考察。研究面铺开后,我萌生了要写一本有关整个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的书的想法,不久前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就是这个想法的结晶。

 

民族戏剧交流交融,交相辉映

 

  文化周刊:您在《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中有一个观点: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是汉族戏剧与少数民族戏剧之间相互学习、吸收和交流相辉映的历史。作为研究者,您如何思考少数民族戏剧的内涵?少数民族戏剧传统和根脉以及文化渊源应如何描述?

 

  曲六乙:做戏剧工作,在整理、学习、考察、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和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的过程中,难免要和中国戏剧史进行对照。我发现,从20世纪初王国维《中国戏曲史》开始,各种中国戏剧史的编写多半是汉族戏剧历史。其实,中国的戏剧史除了汉族戏剧史外,还应该包括少数民族戏剧史,是汉族戏剧和少数民族戏剧在互相交流、互相交融、互相学习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戏剧史。比如学界通常认为,中原汉族的戏剧最早形成于宋代南戏,而8世纪的唐代在新疆哈密等地区就发现了回鹘文的佛教剧本《弥勒会见记》;而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从龟兹等地带回了少数民族的乐器及乐曲……

 

  唐宋之前,中原的戏剧是从诗词歌赋发展而来,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学传统,但并没有完整的歌舞戏,是唐宋时期西域的小型歌舞戏影响了中原的戏剧。特别是宋代以后,汉族人民吸收借鉴了歌舞小戏的因素并与原有的参军戏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再加上高度的文化价值,才有了形式内容相对完整的南戏与元杂剧。因此可以说,少数民族的戏剧对早期汉族戏剧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交流、学习、影响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戏剧共有的珍贵成果。

 

  少数民族戏剧当然也有自己的一个发展过程,我认为它应该囊括三大类:一类是,作为各少数民族自己的民族艺术题材的戏剧,这类戏剧像藏剧、傣剧、白剧、壮剧等,包括后来产生的回族的戏剧,它们是在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土壤下生长起来的,通过艺术自觉而形成的舞台综合艺术。这种艺术样式是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不仅描绘了本民族的风土人情、悲欢离合,而且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对外交流的一个艺术窗口。

 

  另一类是,非由其自身产生,而是借助汉族戏剧或其他形式进行演出的戏剧,它们被称作少数民族题材戏剧。比如,用京剧、昆曲甚至是歌剧、话剧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少数民族题材,反映少数民族的情感,表达民族大团结的主题,像京剧《文成公主》《黛诺》等。这类戏剧也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根脉,早在元杂剧时期,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戏剧大家都创作过不少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戏剧,如《邓夫人痛苦哭存孝》《四丞相歌舞丽春堂》《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等。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类题材的少数民族戏剧有着很大的发展。

 

  还有一类是少数民族的傩戏,主要分布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傩戏的发现和研究使得中国戏剧史和世界戏剧史联系起来了。古希腊的戏剧、印度的梵剧以及埃及的古戏剧,都是演员戴着面具,由巫师(土老师)主持,与宗教祭祀仪式一起完成的一种戏剧样式。而戴着面具演出的傩戏恰恰证明了中国戏剧的产生与世界几大古国的戏剧是具有一致性的。这是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少数民族戏剧对中华民族戏剧史的一个重要贡献。

 

保护什么?如何传承?意义何在?

 

  文化周刊:近年来,文化空前繁荣,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树立高度文化自信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您毕生关注少数民族戏剧的继承创新,在您看来,对于少数民族戏剧,最重要的是要传承保护什么?哪些工作是应该做但仍然薄弱的?

 

  曲六乙:近年来,在戏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方面国家做了很多的工作,对文化越来越重视,成绩显著,作为戏剧研究工作者,我感到欣慰。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历程和成果,我感到这不但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也得益于一大批关注、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的奉献。上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戏剧有一个繁荣发展时期。我们以1984年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创作座谈会为契机成立了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还针对少数民族题材的戏剧创作举办过一些比赛和奖项,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戏剧演员、剧作家和导演。比如贵州本没有戏剧和剧作家,但那时候出现了一个潘茂金,他的剧本《乌卡》在少数民族艺术赛事上得了金奖,他回到家乡后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轰动一时,这就增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自信。同样的例子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很多。当时一些重点戏剧院校还举办过少数民族戏剧编剧班、演员班,不仅培养优秀编剧,还为演员们提供演出机会。当然在人才培养之外,少数民族戏剧的题材与形式也是传承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要注重传承其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核,继承其民族个性的艺术风格,发展其民族文化的内在气质。

 

  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是长期艰巨的工作。全国政协现在关注这个问题,还组织召开了关于少数民族戏剧传承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作为一生致力于少数民族戏剧工作的我,深感慰藉。借此机会,也想说几点建议:

 

  一是,少数民族戏剧的演员、剧作家、导演等人员的培养需要常态化。根据以往经验,我建议在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包括一些地方重点艺术院校中专门开办一些针对少数民族戏剧创作的培训班,长期培养少数民族戏剧的编剧、演员、导演以及舞美、音乐等专业人才,给他们输送专业的知识和文化。艺术的传承是一个“十年树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戏剧得到长久的传承和发展,并逐渐提高。

 

  二是,希望在国家层面成立一个类似少数民族戏剧研究室的机构,专门负责调查、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少数民族戏剧人才。要选拔一批热爱少数民族戏剧的学者、干部、记者来做这项工作,不断针对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和新对策,为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做出全面的传播。

 

  三是,少数民族戏剧的国际影响应该被重视起来。以藏剧为例,现在我们多知道的是京剧到国外演出机会比较多,受到欢迎,但是我们不知道,事实上藏剧到国外演出的机会也是很多的,而且影响也很大。上世纪80年代,波兰就曾邀请四川甘孜的一家藏剧团到波兰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进行表演,这次演出,我们的藏剧团荣获了五个奖项!地中海沿岸的地区和国家也曾举办过地中海沿岸民俗节,当时邀请了几十个国家的剧团沿着地中海沿岸500公里进行演出,每到一处演一场,我们的藏剧恰好适应这种“游牧式”的演出方法,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所以我建议要更好地挖掘少数民族戏剧的艺术魅力,发挥好它的作用,在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共识的同时,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周刊:戏剧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戏剧中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寄托、心灵抚慰、善良心愿及审美理想。您能否谈谈在新时代里,研究及传承少数民族戏剧的重要现实意义?

 

  曲六乙:研究和传承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性格,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的根基。通过少数民族戏剧在国内的演出,既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还可以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与团结。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国家的边陲地带,我认为,戏剧对于地区稳定所能发挥的文化上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大部分主题反映的都是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民族间的相互认知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广西有一出很著名的壮剧叫做《瓦氏夫人》,讲的是瓦氏夫人率领壮族人民在江浙一带抗击倭寇的故事,这部剧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还反映了壮族人民不怕牺牲、抵抗外辱的家国情怀。这是一出表现民族大团结、民族自豪感的戏剧,不但壮族人民喜欢,其他民族的观众也都喜欢,因为爱国精神是一致的。同样的题材,在湖南土家族等民族的戏剧中也有不少。

 

  近年来,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不但是为我们指明的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交融、发展之路。通过“一带一路”可以介绍我们的少数民族戏剧,交流和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戏剧是一种综合的、多元的艺术形式,音乐、诗歌、舞蹈等等,都可以通过戏剧来展现。文化是沟通感情、增进了解与和睦的最好的方式,相信我们能够认识到其现实意义,保护好少数民族戏剧这笔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跋涉所创造的珍贵财富,让它在新时代中开放出更加绚丽的艺术之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